4月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对我县城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代表们分组实地视察了实验小学、第三中学、新城三小、太湖二中、太湖中学和双语学校、新城小学、朴初中学、实验中学、新城二小,认真听取了各校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座谈会上,县政府报告了我县城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情况,代表们既充分肯定了治理工作成效,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并就进一步治理好城区校园周边环境、办人民满意教育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视察之前,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召开教育部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和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等形式,充分征求学校、职能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经汇总整理后,形成27条具体工作建议,已在代表视察座谈会上交给有关单位承办。县综治办牵头召开了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并开展了一次集中整治行动。
一、 主要工作做法及成效
(一)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综治、公安、市场监管、文化、交通、卫计委、城管执法、教育等部门协调配合,把“护校安园”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坚持抓紧抓好。公安派出所干警坚持一月一上门,实地检查、督导学校安防工作;交管大队开展“文明交通伴我行”活动,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进行巡逻防控和交通秩序维护;文化执法部门定期检查校园周边书店和网吧;市场监管部门整治“三无食品”和流动经营摊点无证经营;卫计委开展结核病例密切接触者筛查;城管执法局开展安全生产巡查,规范校园周边流动摊点。部门相互协作,增强了整治工作的实效。
(二)“三防”硬件设施基本齐全。县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争取项目、学校自筹等方式筹措资金,建设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强化校园安全管控,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提高了学校安全综合治理水平,确保了校园平安稳定。去年,我县教育“推均”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校园硬件设施、校园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三)“平安校园”创建达标。县政府认真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给学校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各校保持了“零发案”,9所学校分别被省市综治委表彰为“平安校园”,县级“平安校园”达到100%。
(四) 综合治理机制逐步完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学校的工作主体责任,建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坚持定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与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组织普法宣传教育,开展应急处置演练,逐步完善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举措。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交通安全环境堪忧。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混乱,很多校园的大门紧邻交通主干道,且大多斑马线模糊、警示灯不明亮、警示标识不明显,在交通日趋繁忙的情况下,交通安全隐患也日趋严重。接送学生的私家车、电瓶车等无序停靠、任意变道掉头;渣土车、改装杂交车、大型货车不遵守行使路线和限时、限速的规定,在校园周边高速行驶;三轮车、面包车等“三无”车辆接送学生且超员现象突出。有的学校外区间路、疏散通道未硬化,雨天道路泥泞难行,有的甚至被流动商贩和周边住户随意占用,个体临街商贩占道经营现象普遍。
(二)食品安全状况不佳。学校周围存在大量流动摊点,这类摊点无证无照、无固定营业场所,他们出售的饮食价格低廉、“色香味”俱全,但食品安全无法保证,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食品摊点普遍使用外挂液化气罐,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少数学校无大型餐厅,学生只能在教室就餐。托管中心监管缺失,托管中心住房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儿童管护安全无法保障。
(三)流动摊点整治力度不强。校园周边一些摊贩与执法部门玩“躲猫猫”游戏,导致肆意摆摊现象屡禁不止。学生上下学时间与执法部门工作时间不一致,导致执法效果不明显,执法出现“真空期”。部分摊贩不注意环境卫生,集中区垃圾满地,且不自行清扫。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各司其责,存在执法不严和职责不明等问题,达不到综合治理的效果。
(四)校园基础设施有待改善。部分学校校园监控和报警等技防设施未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且均未与辖区公安派出所联网,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一些学校宿舍楼、教学楼老旧,为预制板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少数学校校内供水管道老化,供水不足,造成部分学生宿舍厕卫不能供水。个别学校周边的违章建筑挤占学生宿舍空间,居民生活及其他污水直接排入校内。
(五)学校管理存在漏洞。部分学校社会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出校园,一些学校安保人员配备不到位,消防设施、器材等物防力量不足。少数校园内宿舍区乱搭乱建现象普遍。学生走读现象普遍,且家长租房陪读数量多,居住集中,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消防安全隐患大,且均未经房管部门备案登记。
三、 代表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格局。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不是阶段性、突击性工作,而是经常性、持久性任务,必须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建议由政府牵头,进一步发挥教育、公安、市场监管、文化、消防、城管执法、卫生等部门职能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部门责任、强化考核奖惩。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责,统一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和工作督查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成效,确保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常态运行、长效管理、长治久安。
(二)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推进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常态化开展。相关责任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文化氛围、治安等进行检查巡查。公安交管和城管执法部门建立“护学岗”常态机制,在学生上学、放学重点时间和校园周边、重点路段加强执法,维护交通和市容秩序。针对接送学生车辆超载现象,除加强对学生接送车辆的途中检查,建议制定统一的接送学生车辆运行规范。公安、城管执法、市场监管、文化等部门要对校园周边进行常态化巡查、检查和监管,对骚扰滋事、无证摊点等违法行为坚决打击整治。
(三)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和维护学校基础设施。县政府要坚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除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经费外,建议把维护校园安全必要的技术装备和设施维护所需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将学校周边纳入“天网”系统管理,在校门口增设监控点,提高校园安全的防范能力。教育部门要对学校教学楼、宿舍等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测,及时安排项目资金对年久失修有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维修或拆建。完善学生宿舍热水供应、卫厕及空调等设施,对新小老校区和二小水泥操场、跑道进行改造,避免学生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造成意外伤害。对占用学校周边土地私自搭建、乱搭乱建、挤占学校空间的问题一经发现,坚决查处,县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太中操场和女生宿舍西面外墙上的建筑进行安全认证和建筑规划合规性审查,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二中周边路网建设,便于二中增开西门(南门),解决二中现出口拥堵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和学生教育,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作为校园安全的责任主体,要重点抓好校园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要紧密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工作实际和特点,培养学生自制自理自立能力,教育学生自觉抵制不健康零食、冷饮和摊食的诱惑,引导初、高中生住校,并主动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配合。探索出台托管机构规范经营办法,加强房屋出租管理,严查群租房屋,排除安全隐患。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护、自救、防灾、逃生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防范能力和维权意识,并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反向引导家长遵守交规、爱护环境,争做文明市民。
(五)进一步强化宣传,净化教书育人良好社会环境。要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大力宣传维护学校周边良好环境的重要意义,宣传集中整治内容和目标,教育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要求。各学校要定期举行家长对接会,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配合,明确家长责任,指导家长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手机等各类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学生安全保护知识,宣传维护校园安全的典型和经验,在学校内外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学校安全、人人支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防线。
(六)进一步提高认识,“销号制”办理建议清单。代表视察活动中形成的27条具体建议清单(见附件一),在集中视察后的座谈会上现场交办给县政府和6个县直部门,根据《太湖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太湖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办理办法》规定,各承办单位应高度重视建议清单办理工作,能立即解决的要抓紧解决,需与其他部门联合解决的要密切协调配合,解决难度大或存在矛盾多的问题应结合实际开展实地调研,限期提出解决方案。县政府要加强领导、协调和督办,各承办单位办理情况在两个月内书面报告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