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组里的路灯坏了大半个月了,晚上黑灯瞎火,实在不方便!”“我承包的那七百多亩水田,浇水太难了,今年能帮我们想个法子吗?”……
这些急切的声音,来自太湖县各个代表联络站的“选民接待日”。没有高谈阔论,不搞形式走过场,代表和群众坐在一起,像邻里拉家常一样,聊的是实在事,解的是心头结。
现场应,不推诿
七月下旬,副县长王丙宇在晋阳代表联络站,面对的是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服务的难题。
凤仪小区的张阿姨第一个开口:“我们那物业光收钱不办事,垃圾乱堆、设施坏了没人修,反映多少次都没用!”王丙宇一边记录一边了解情况,随后当场表态:“这事关大家日常生活,不能拖。一周内,我们联系住建局,叫上物业和业主一起开协调会,一定给大伙一个交代。”
李大爷提起小区改造,很是激动:“楼旧、没电梯,老人上下楼难,停车更是老大难!”王丙宇耐心解释,老旧小区改造已是县里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正在全面摸底,会根据每个小区情况制定方案,加装电梯、合理规划停车位都是考虑内容。“大家多提建议,我们一起把家园建好。”
两个多小时,八位选民抛出十多个问题,涉及医教保养、环境设施等方方面面。王丙宇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群众的困难和初步解决方案。
盯到底,有回音
接待结束,才是工作的开始。代表联络站对收集的问题逐一梳理、分类: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回应;需要协调的,明确责任单位、时限和负责人,跟踪督办。
为确保问题真解决、不落空,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一套跟踪督办机制:定期检查进度,实地查看效果,办理不力的要通报整改,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
桃铺村村民反映农村道路安全隐患后,交通部门迅速排查,增设了警示牌和减速带。整改后,代表们专门回访,村民纷纷表示满意。“现在出门,心里踏实多了。”
据统计,今年以来,太湖县已组织代表进站接待87次,收集群众诉求326件,办结率92%。干部带头、代表参与,“零距离”互动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太湖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用好代表联络站,完善工作机制,让这里真正成为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的前沿阵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民心温度。(余澍)